NEWS

资讯中心

稻虾共作,挤掉大米里的化肥农药

发布时间:2014-10-12 16:36:25 浏览人次:

稻田综合种养,在稳定粮食面积的同时,既可大幅增加经济效益,又能提高水稻品质。

在种粮比较效益较低的当下,大力发展该种养模式成为稳定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有效办法。连日来,记者深入潜江多个“稻虾共作”田地,发现除了增收增产,更欣喜的还是这种模式种养生产的大米非常安全。

一稻两虾 亩均纯收3000元

“今年每亩纯收入有3000多元哦。”5日,潜江市渔洋镇金城村村民刘文清在稻田的水沟里捕捞虾子,笑得合不拢嘴。“一亩收1100斤稻,每斤卖到1.7元。再收300斤虾子,均价16元/斤,刨去成本净得3000多元。”“240亩田我一个人管,种稻养虾一起搞,来钱,也不是蛮辛苦!”刘文清所采取的正是潜江正大力推行的稻虾共作稻田综合种养模式。

据2013年实地验收测算,全省稻田综合种养核心示范基地“稻虾共作”模式平均亩产中稻624.7公斤、小龙虾124.5公斤,亩产值5546.6元,亩纯收入2978.2元,稻虾共作,可谓一虾多得。

生态增值 肥药使用大幅下降

稻香阵阵,绿波接天。

4日,记者来到白鹭湖农场关山分场。白鹭忽而在稻田上空翩翩起舞盘旋而过,忽而钻进稻丛觅食,宛如一幅绝美的田园画卷。

9队的李红敏拨开稻丛,“你看,蜘蛛也在这里织网,这里的生态多好,虾子自然长得好!”李红敏告诉记者,白鹭、蜘蛛和小龙虾都能吃稻田里的害虫,配上频振杀虫灯,种田只需打一点生物农药。

据介绍,稻田里养小龙虾,需要开挖约占稻田总面积10%的养殖沟。稻田面积减少了,会不会影响粮食产量?

记者探访虾乡食品公司基地后,打消疑虑。公司老总刘军介绍,稻虾共作一年只种一季作物,冬季涵养水土保持了地力,再通过选用优良水稻品种、合理密植等办法,保证了水稻的有效分蘖、有效穗数和正常穴数,90%的水稻产量比以前同等面积要增产许多。而且,水稻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及害虫为小龙虾提供了充足的饵料,小龙虾产生的排泄物又为水稻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物肥。如此一来,形成一种优势互补的生物链,实现生态增值。

数据显示,2013年,全省13个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区,化肥使用量平均下降30%,农药使用量平均下降70%以上。

高价大米 畅销北上广

“虾稻共作,‘虾’是动力,‘粮’是目的,必须保证粮食为主角,确保粮食生产的绝对安全。”省农业厅厅长戴贵洲说。

为此,潜江市提出目标,在未来几年,力争实现水稻效益与小龙虾效益持平,大力推广“虾乡稻”—采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,确保每一粒大米绿色无公害,以提高种粮收入。


潜江虾乡食品公司是潜江生产“虾乡稻”规模最大的公司,采取“科技+公司+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的产业化发展模式。去年,由虾乡公司牵头成立的水稻专业种植合作社,吸纳了2000多名社员,基地面积1.5万多亩,全部采用“虾稻共作”,当年农民养虾亩均收入达5000元,今年,其主打的“虾乡稻”大米平均价格卖到9元/斤。“远销北、上、广,虽比普通大米贵10多倍,但抢手得很!”公司总经理刘军喜笑颜开。(湖北日报讯 记者 孟静 通讯员 成专)